课程大纲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导读
Vol.367
课程大纲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导读
博雅哥说
本篇推送展示的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敦华老师本学期开设的核心通识课程《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导读》的课程大纲和课程介绍。
在本门课程当中,赵敦华老师以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为阅读文本,试图通过阅读这本“为一切人又不为任何人所作的书”,揭示这位曾提出过“上帝已死”、“永恒轮回”和“权力意志”等思想的哲学家的深刻内涵,阐述尼采哲学的实质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
开课院系:哲学系
授课教师:赵敦华
学分:2
教师介绍
授课教师
赵敦华
赵敦华,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发表论文200余篇,独著和主编著作十余部,获奖作品包括《基督教哲学1500年》《当代英美哲学举要》《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西方哲学简史》《圣经历史哲学》等。1993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被评选为“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2009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高校名师”。
课程简介
本课是西方哲学-文学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阅读课。全书前言十节、除前言以外的正文八十章,要通读一遍,并有重点地精读一些主要章节。尼采著作在中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这本代表作,自鲁迅开始已有十多个译本。本课时用最新译本进行解读。
This course is regarded as the reading course for the western notablephilosophical-literary work Thus Spoke Zarathustra. It requires not only readingthrough the whole book, including 10 sections for Introduction and 80 chapters forthe four Parts, but also doing intensive readings on some major sections of thisbook. Nietzsche's works have exerted significant influences in China, especiallythis representative work, which has more than 10 Chinese versions since the era ofLuxun. The latest Chinese version will be selected as our text.
图为尼采
课程大纲
第一讲,前言第一部分
“前言”:人是什么?
一、“爱人”§1-2
1.1 谁是查拉图斯特拉?
1.2 “日喻”
1.3 为什么要爱人?
1.4 “上帝死了”
二、“我教你们做超人” §3-4
2.1 人是“二分体”和“杂种”
2.2 人的精神分裂:二元对立
2.3 人的“前行”和“下沉”
2.4 超人的呼唤
第二讲,前言第二部分
三、末人 §5-8
3.1 末人的特性
3.2 末人的统治
3.3 末人的报复
四、高人 §6,8
4.1 失败的高人
4.2 落伍的高人
4.3 埋葬高人
五、总结 §9-10
5.1 使命
5.2 道路
5.3 形象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书影,钱春绮译,三联书店,2014.
第三讲,第一部第一部分
第一部(第 1-22 章) 解读:超人的道路
一、三条道路:承载,掠夺,创造(#1)
二、彻底否定
2.1 二元对立的价值观(#3-4)
2.2 基督教道德(#6,9)
2.3. 庸人道德(#2,5,13)
2.4 学术(#7-8)
2.5 新的偶像(#11-12)
第四讲,第一部第二部分
三、价值转换
3.1 战士(#10)
3.2 民族(#15)
3.3 朋友和邻人(#14,16)
3.4 婚姻(#18,20)
第五讲,第一部第三部分
四、价值创造
4.1 孤独(#17)
4.2 公正(#19)
4.3 不朽(#21)
4.4 赠予的道德(#22)
4.4.1 高贵的赠予
4.4.2 “自我中心”
4.4.3 向上的飞翔
4.4.4 向下的探索
图为尼采和妹妹伊丽莎白在一起。由于妹妹伊丽莎白的从中阻挠和离间,尼采和莎乐美(Salomé)的恋情破裂。在失恋的痛苦下,尼采写下的第一部分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第六讲,第二部第一部分
第二部(第 23-44 章):追求权力的意志
一、第二部前言:(#23)
二、作为艺术的追求权力的意志
1.1 美的创造(#24)
1.2 生命之歌(#31-33)
1.3 德国教化批判(#36-38)
1.4 美学(#35)
1.5 诗学(#39)
第七讲:第二部第二部分
三、作为历史的追求权力的意志
2.1 生命本质(#34)
2.2 基督教的败坏(#25-26)
2.3 末人的败坏(#27-30)
2.4 末世(#40)
2.5 虚无主义(#41)
第八讲,第二部第三部分
三、作为认识的追求权力的意志
3 “拯救过去”
3.1 全然败坏(#42)
3.2 理论难题(#42 下)
3.3 实际困难(#43)
3.4 心理障碍(#44)
图为爱德华 · 蒙克(Edvard Munch)所画的尼采肖像,Portrait of Friedrich Nietzsche(1904)
第九讲,第三部第一部分
第三部(第 45-60 章)解读:永恒回归
一、启程
1.1 克服障碍(#45,47,48)
1.2 克服困难(#55)
1.3 克服难题(#46)
1.3.1 侏儒的循环论
1.3.2“再走一次”
第十讲:第三部第二部分
二、回顾
2.1 与教会决裂(#50)
2.2 与末人决裂(#49,51)
2.3 告别故友(#52)
2.4 克服自我(#53-54)
第十一讲:第三部第三部分
三、孤独的超人
3.1 法版(#56)
3.2 永恒回归之谜(#57)
3.3 灵魂的启示(#58-60)
“I am a forest, and a night of dark trees: but he who is not afraid of my darkness, will find banks full of roses under my cypresses.”
第十二讲,第四部第一部分
第四部(第 60-80 章)解读:超人的试验
一、试探高人(#61)
二、八类高人(#62-69)
第十三讲,第四部第二部分
三、训导高人(#70-73)
四、高人的复辟(#73-78)
五、预兆(#79-80)
第十四讲,第四部第三部分
六、尼采之死(后期著作概要)
七、留待思考的问题
指定书目
I. 教材类
中译本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详注本),钱春绮译,三联书店,2014
参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全集》第四卷)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5;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英译版
Thus Spoke Zarathustra, trans. Graham Parkes, Oxford: World Classics, 2005
德英对照版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Thus Spoke Zarathustra , Based on this website, thenedited/repaired, read and pdf‐ed by Godslasteraar,Friedrich Nietzsche Society
II.传记类(任选一种)
哈列维:《尼采传》,刘娟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褒扬】
彼得斯:《尼采兄妹》,张念东、凌素心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批判】
弗伦策尔:《尼采传》,张载扬译,商务印书馆,1988 年 【客观简述】
III.尼采导论
都鲁字:《解读尼采》,张唤民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名家】
Robert Pippin, ed., Introduction to Nietzsc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新近】}
赵敦华:“重估尼采哲学”,《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 年第 1 期,第 51-67 页
IV. 《查拉图斯特拉如说说》导读
凯斯·安塞尔-皮尔逊:《尼采反卢梭》,第五章:查拉图斯特拉的下山:论“拯救”的教诲,第 161-211 页,宗成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Robert Pippin, Ibid., pp. 152-77
赵敦华:“形而上的政治哲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释义大纲”,《哲学研究》2016年第 6 期,75-83 页
V. 各部分导读
1. “前言”和第一部
彼珀,《动物与超人之间的绳索》,李洁译,华夏出版社,2006 年
雅斯贝尔斯:《尼采其人其说》,第二卷第一章,第 131-180 页,鲁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第二部
海德格尔:《尼采》,上卷,第一章 第 1-8 节,第 3-61 页,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4
H. W. Siemens,“Nietzsche's Critique of Democracy (1870—1886)”,Journal of NietzscheStudies, No. 38 (FALL 2009), pp. 20-37
3、第三部
海德格尔:《尼采》,上卷,第二章 相同者的永恒轮回,第 263-496 页,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4
Nietzsche’s Thus Spoke Zarathustra:Before Sunrise,ed. James Luchte, Continuum, 2008
4、第四部及后续著作
凯斯·安塞尔-皮尔逊:《尼采反卢梭》,第六章:大政治或立法者问题 +结语,第 212-245页,宗成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Paul S. Loeb,The Death of Nietzsche's Zarathustr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尼采》,”4. Nietzsche’s political misappropriation”, pp. 119-150, 剑桥哲学研究指南,英文版,三联书店,2006 年“现代斯芬克斯之谜——尼采政治哲学的解读和重估”,《苏州大学学报》,2016 年第3期,第 1-8 页
教学方式
教师授课,文献阅读,课后网络互动。
成绩评定
平时随堂测验(50%),期末论文:开卷作文(50%)
飞扬 编辑 / 东宇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六点准时播报
通识经典 丨 课程大纲 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通识讲座 丨 博雅沙龙 丨 讲习班 丨 阅藏知津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